与母亲有关的诗句
《游子吟》
【唐】孟郊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
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《别老母》
【清】黄仲则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《慈母爱》
【元】杨维桢
慈母爱,爱幼雏,赵家光义为皇储。
龙行虎步状日异,狗趋鹰附势日殊。
膝下岂无六尺孤,阿昭阿美非呱呱。
夜闼鬼静灯模糊,大雪漏下四鼓余。
百官不执董狐笔,孤儿寡嫂夫何呼?
於乎,床前戳地银柱斧,祸在韩王金柜书。
人来唯仰乳,母抱未知慈。——《子庆诗》 年代:唐作者:孟郊
年年慈母手中线,缝得征衫当一犁。——《送谢耕道谒赵史君》 年代:宋作者: 张弋
殷勤慈母手中线,缝人选行人身上。——《代季亨二首》 年代:宋作者: 黄榦
儿时我母教儿地,母若知儿望母来。——《到家作》 年代:清作者: 钱载
孟母邻兮陶母宾,祥麟威凤各才名。——《挽赵若愚母》 年代:宋作者: 黄公度
子别母,欲别牵衣意何苦。母有众儿俱母怜,儿无别母儿谁乳。海恶宁匪蛟,山饕莫如虎。小大不相弃,高深自为扈。万古天地中,何得如母所。披絮成踟蹰,履霜正凄楚。不见城上乌,相随八九子。反哺何足云,慈乌乃如此。引翼且莫高,短翅将千里。
——《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》 年代:宋作者: 蒲寿宬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——《石壕吏》 年代:唐作者: 杜甫
搴帏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——《别老母》 年代:清作者: 黄景仁
天公丧母地丁忧,万里江山尽白头。明日太阳来作吊,家家檐下泪珠流。
——《七绝》 年代:清作者: 金圣叹?
慈乌失其母,哑哑吐哀音。——《慈乌夜啼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——《母别子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——《简简吟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回眸虽欲语,阿母在傍边。 ——《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秦时有漂母,于此饭王孙。王孙初未遇,寄食何足论。后为楚王来,黄金答母恩。
——《漂母岸》 年代:唐作者: 崔国辅
令人惭漂母,三谢不能餐。——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 年代:唐作者: 李白
世乱怜渠小,家贫仰母慈。——《遣兴》 年代:唐作者: 杜甫
四子各分散,母声犹至今。——《相和歌辞·乌夜啼》 年代:唐作者: 李群玉
父兮儿寒,母兮儿饥。儿罪当笞,逐儿何为。儿在中野,以宿以处。四无人声,谁与儿语。儿寒何衣,儿饥何食。儿行于野,履霜以足。母生众儿,有母怜之。独无母怜,儿宁不悲。
——《琴曲歌辞·履霜操》 年代:唐作者: 韩愈
阿母种桃云海际,花落子成二千岁。——《杂歌谣辞·步虚词》 年代:唐作者: 刘禹锡
万里提兵路,三年报母慈。——《太母魏氏半径题石》 年代:唐作者: 陈元光《游子吟》
【唐】孟郊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
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《别老母》
【清】黄仲则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《慈母爱》
【元】杨维桢
慈母爱,爱幼雏,赵家光义为皇储。
龙行虎步状日异,狗趋鹰附势日殊。
膝下岂无六尺孤,阿昭阿美非呱呱。
夜闼鬼静灯模糊,大雪漏下四鼓余。
百官不执董狐笔,孤儿寡嫂夫何呼?
於乎,床前戳地银柱斧,祸在韩王金柜书。
人来唯仰乳,母抱未知慈。——《子庆诗》 年代:唐作者:孟郊
年年慈母手中线,缝得征衫当一犁。——《送谢耕道谒赵史君》 年代:宋作者: 张弋
殷勤慈母手中线,缝人选行人身上。——《代季亨二首》 年代:宋作者: 黄榦
儿时我母教儿地,母若知儿望母来。——《到家作》 年代:清作者: 钱载
孟母邻兮陶母宾,祥麟威凤各才名。——《挽赵若愚母》 年代:宋作者: 黄公度
子别母,欲别牵衣意何苦。母有众儿俱母怜,儿无别母儿谁乳。海恶宁匪蛟,山饕莫如虎。小大不相弃,高深自为扈。万古天地中,何得如母所。披絮成踟蹰,履霜正凄楚。不见城上乌,相随八九子。反哺何足云,慈乌乃如此。引翼且莫高,短翅将千里。
——《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》 年代:宋作者: 蒲寿宬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——《石壕吏》 年代:唐作者: 杜甫
搴帏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——《别老母》 年代:清作者: 黄景仁
天公丧母地丁忧,万里江山尽白头。明日太阳来作吊,家家檐下泪珠流。
——《七绝》 年代:清作者: 金圣叹?
慈乌失其母,哑哑吐哀音。——《慈乌夜啼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——《母别子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——《简简吟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回眸虽欲语,阿母在傍边。 ——《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》 年代:唐作者: 白居易
秦时有漂母,于此饭王孙。王孙初未遇,寄食何足论。后为楚王来,黄金答母恩。
——《漂母岸》 年代:唐作者: 崔国辅
令人惭漂母,三谢不能餐。——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 年代:唐作者: 李白
世乱怜渠小,家贫仰母慈。——《遣兴》 年代:唐作者: 杜甫
四子各分散,母声犹至今。——《相和歌辞·乌夜啼》 年代:唐作者: 李群玉
父兮儿寒,母兮儿饥。儿罪当笞,逐儿何为。儿在中野,以宿以处。四无人声,谁与儿语。儿寒何衣,儿饥何食。儿行于野,履霜以足。母生众儿,有母怜之。独无母怜,儿宁不悲。
——《琴曲歌辞·履霜操》 年代:唐作者: 韩愈
阿母种桃云海际,花落子成二千岁。——《杂歌谣辞·步虚词》 年代:唐作者: 刘禹锡
万里提兵路,三年报母慈。——《太母魏氏半径题石》 年代:唐作者: 陈元光
《别老母》【清】黄仲则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《代北州老翁答》【唐】张谓
负薪老翁往北州,北望乡关生客愁。
自言老翁有三子,两人已向黄沙死。
如今小儿新长成,明年闻道又征兵。
定知此别必零落,不及相随同死生。
尽将田宅借邻伍,且复伶俜去乡土。
在生本求多子孙,及有谁知更辛苦。
近传天子尊武蔬,强兵直欲静胡尘。
安边自合有长策,何必流离中国人赞颂母亲的诗: 慈母爱子,非为报也。〖汉〗刘安 十月胎恩重,三生报答轻。《劝孝歌》 一尺三寸婴,十又八载功。《劝孝歌》 母称儿干卧,儿屎母湿眠。《劝孝歌》 母苦儿未见,儿劳母不安。《劝孝歌》 老母一百岁,常念八十儿。《劝孝歌》 尊前慈母在,浪子不觉寒。《劝孝歌》 万爱千恩百苦,疼我孰知父母?《小儿语》 白头老母遮门啼,挽断衫袖留不止。〖唐〗韩愈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〖唐〗孟郊 思尔为雏日,高飞背母时。当时父母念,今日尔应知。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,挽断衫袖留不止。韩愈《谁氏子》选 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 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王安石《十五》
关于母亲的诗句
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 —— 王冕《墨萱图·其一》
辛勤三十日,母瘦雏渐肥。 —— 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思尔为雏日,高飞背母时。 —— 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 —— 黄景仁《别老母》
当时父母念,今日尔应知。 —— 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十五彩衣年,承欢慈母前。 —— 孟浩然《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》
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苦辛。 —— 蒋士铨《岁暮到家》那时:一段童谣
——在母亲节写给母亲的诗
晒旧衣
作者:(清)周寿昌
卅载绨袍检尚存,领襟虽破却余温。
重缝不忍轻移拆,上有慈母旧线痕。
母亲
作者:洛夫
母亲卑微如青苔穿弗扁煌壮号憋铜铂扩,
庄严如晨曦,
柔如江南的水声,
坚如千年的寒玉,
举目时,
她是皓皓明月,
垂首时,
她是莽莽大地。
参考资料:百科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iscri.org.cn/lizhiduanju/20387.html